2019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19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北京公务员考试中,申论是最能拉开考生成绩的一门科目,积累对于申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北京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相信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更多北京公务员考试复习技巧详见2019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用书(免费赠送200+课时在线听课,2万道题在线刷题、200套真题在线模考)
更多北京公务员考试复习技巧详见2019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用书(免费赠送200+课时在线听课,2万道题在线刷题、200套真题在线模考)
仔细研读下文>>>2019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背景链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与时俱进的理论研判,也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把握大势,站位高远。
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题将发生深刻转变,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与过去40年相比也有了重大变化。而现代化经济体系可促进经济平衡发展、充分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对冲”新时代的社会矛盾。
[权威论述]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习近平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习近平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习近平
[原因]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新时期的重要关口,高速增长阶段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热切召唤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中国经济体系仍存在不少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打硬仗、啃硬骨头的攻关期已然到来。在这样紧迫的形势下,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切中发展问题要害的锦囊妙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经济方略的路线图。
[意义]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础任务是做优做强做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发展经济不能指望资本市场“左口袋倒腾到右口袋”的金融游戏,也不能依赖房地产市场高房价的浮肿景象,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弘扬企业家精神,力推工匠精神,扎扎实实地打牢中国经济的基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支撑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构建创新型国家。一个国家的经济有没有坚固性,有没有国际市场竞争力,有没有长远生命力,靠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构建创新型国家;唯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为经济创造勃发的生机、涌动的活力,唯有构建创新型国家,才能从国家意志上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制度安排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断增长的必然逻辑。体制决定机制,唯有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形成朝气蓬勃的经济发展机制,一切调控的经济政策才能顺畅地传递到市场。
[对策]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热点素材
[标题]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跨越新时代发展关口
3.创新驱动 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开头]
示例一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由此可见,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经济基础。
示例二
在中国人的脑海中,最初“现代化”的构想,就是指的经济领域。但是,块头大并不代表身体强,经济的体量大也并不代表结构合理。经济体系现代化,关键在“体系”二字。中国经济,正在从“长体重”向“强体质”转变。
[分析]
示例一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融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方方面面中。必须坚持品质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品质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示例二
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意味着更加科学高效的发展方式。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是资源和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投入,这是很难持续的。2012年以来,我国劳动力的数量已经开始下降,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投资的边际效率出现下降,依靠资本投入推动增长的难度加大。与此同时,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也越来越强。
[结尾]
在时代进步中解放思想,在理念转变中埋头苦干,新发展理念必定能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带来的问题提供答案。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让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全过程,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中国要追求更加平衡充分的发展,而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则能够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让全体人民都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果实。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实体经济内部供给与需求的失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失衡和房地产与实体经济的失衡。因此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一个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不仅仅是生产力的现代化,也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实现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必然要求我们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时,着重加快对贫困地区、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区域发展。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过激发新动能,培育新主体,发展新产业,推广新模式,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发展脚步。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加快形成,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开放之路越走越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制度创新、改革深化的重要动力。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在国际合作中体现“中国担当”。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展示了党中央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创新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指明了方向。通过贯彻发展新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以深化改革的磅礴之力推动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