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学校发“压岁钱”家长式关爱暖人心
“你饭卡上是不是多出200块?”“我看看,对哈,怎么多了200块,难道是充卡老师充错了?”这两天,贵阳一中第一食堂内热闹非凡,不少同学看到饭卡里突然多出来的200元。记者了解得知,原来,这是学校为同学们准备的“新春大礼包”——将食堂结余按每人200元退返给同学们,并直接打到饭卡里。据悉,这次贵阳一中给该校5000余名学生发放了“红包”,金额高达106万。(1月17日 《贵阳都市报》)
“压岁钱”亦称为“红包”,是长辈们给孩子们的一种新年祝福,因此,通常情况下,都是家中的长辈发给晚辈。然而,对于贵阳一中的学生们来说,临近春节,他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红包”。之所以称之其特殊,是因为“红包”的发放者是学校,简直是让别校学生“恨得”牙根痒痒。
当笔者看到这则新闻时,第一感觉和学生们一样很是诧异,想不明白为啥学校会给学生们发钱,难道是学校钱多没处花,毕竟这次发放的钱总数还不小。但事后了解到,这次发放的钱来源于食堂推行的“零利润”管理,是在释放改革红利。笔者不禁对学校的此举竖起大拇指。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学校如此的做法也体现出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更多地彰显了学校对于学生的关爱。毕竟相对而言,学校食堂改革之后,有没有结余我们不知道,结余用在其他地方,也是没有问题的。但学校首先考虑的是学生,可以说是毫不犹豫地把钱返给了学生,这样“家长式”的关爱很是暖人心。
正所谓,“改革红利惠及于民”。学校给学生发放“红包”,正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点。在笔者看来,这样能给学生带去“好处”的改革,对大家来说,好似一种“家长式”的关爱,让学生在学校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加收获了幸福,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总而言之,学校释放的改革红利,让学生收获了一份幸福,一份感动,更加温暖着大家的心灵。笔者认为,各地不妨根据实际情况也借鉴一下,从而让所谓的“别人家”的学校广泛些,进而温暖更多的学生。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