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东城 西城 崇文 宣武 朝阳 海淀 丰台 石景山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北京公务员考试网首页 >> 申论资料 >> 热点时评

申论热点:消毒企业带“毒”生产

Tag: 申论热点 2010-08-09    来源:北京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社会问题的背景】
  (1)据广东省餐饮具消毒协会介绍,目前我省已有超过500家餐具消毒企业,但国内该行业尚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与操作规范,2009年4月,广东省餐饮具消毒协会发布了《广东省公共餐饮具消毒服务行业标准及管理细则》。然而,不少无牌无证的“黑作坊”,凭借价低优势抢占市场,“它们不仅没有基本的消毒卫生设备,甚至只是用清水冲洗餐具,用抹布擦擦就将餐具运往市场”。
  (2)据一份资料显示,目前国内手工清洗消毒餐具杀菌合格率只有20.5%;用化学洗涤剂清洗消毒餐具杀菌合格率也只有72.8%,同时残留在餐具上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还会造成危害;而集中式物理清洗餐具消毒杀菌合格率高达98.5%以上。
  (3)2010年8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消毒餐具黑作坊进行了曝光,看到电视里那污水横流、苍蝇乱飞的场景,使得很多消费者“绝对不敢再用”消毒餐具。而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大众餐馆负责人透露,自从媒体曝光消毒餐具之后,店里的消毒餐具消耗量差不多减少两成。
  (4)据业内透露,正规的餐具消毒费时费力,因此一些饭馆便把本属于自己的“分内事”交给消毒餐具公司,但又不严格把关,造成消毒质量打了折扣。另外,以1元出售消毒餐具给消费者的餐厅,都可以获取5毛钱左右的利润,所以很多餐厅都热衷于使用消毒餐具,而消毒餐具生产企业也是在利益驱使下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以次充好。
  (5) “目前北京的消毒餐具企业,近9成连工商营业执照都没有,还有大量的‘黑作坊’,大多藏身通州、密云、怀柔等郊区县”,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向记者透露。董金狮表示,目前餐饮企业对于餐具的清洗方式,包括普通手工清洗、化学消毒和集中式物理清洗3种;其中集中式物理清洗的正规流程应采用超声波、紫外线等消毒方式,卫生和可靠度最高。“这一条全机械化的流水线成本就要好几十万,每套餐具加上运费,成本更是达到6角钱左右,小餐厅负担不起。”
  (6)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在2010年8月3日下午,对海淀区部分餐馆一次性餐饮用具质量调查结果进行了发布。通过对海淀区彰化路、正福寺路和蓝靛厂南路沿线及周边共20家餐馆进行的走访调查,结果20家饭店中真正使用质量有保证的只有两家,合格率只占15%。
  【核心观点】
  (1)发生这类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迄今为止,我国没有建立对消毒餐具生产的行业标准,这直接造成了生产和管理上的无序操作。专家认为,应该从“行业自律”与“加大执法力度”两方面出发,加强行业内部及外部的监管力度。首先,应该倡导餐饮企业尽量减少外购餐具,减少可能造成污染的中间环节。其次,对于那些没条件自己消毒的小餐厅、大排档等,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再次,针对餐具消毒企业,应该建立全国统一的强制执行标准,对违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最后,应该提升这类企业的准入门槛。
  (2)餐具消毒企业罔顾民众饮食安全,是社会责任的缺失。事实证明,在利润最大化受到顶礼膜拜的现实生态之下,靠企业自身主动坚守起码的社会良知并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有相当的局限,必须依靠政府职能部门的严格监管。监管的缺失,是违法违规企业存在的肥沃土壤。“正规”餐具消毒企业带“毒”生产,再次证明了目前,一些管理部门,所谓的“管理”,除了发证,接下来的管理往往只是证照年审,而年审也只是盖印、收钱“两下子”了事,对企业作业现场卫生状况往往“不闻不问”。从这个角度看,确实应该实实在在地加大监管力度了。
  (3)问题的关键在于,2010年5月11日,我国才由卫生部颁行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在专门性规章出台之前,并非“完全无法可依”。况且,立法从来都是滞后于现实生活的,在专门性立法之前,《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规范》、《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等既有规章完全可以被作为行业监管的基本依据。而职能部门日常监管的“不作为”或者“不积极作为”,其实是导致这一“杯具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4)坦然而言,在看到这个新闻时,专家真的很感慨,虽然那些“龌龊的场景”让人很倒胃口(几乎可以确定,再也不敢用了),但是看到这些画面和报道,还是有一丝的欣慰。真的很感谢相关媒体的曝光,保障了我们大众的知情权。其实,食品安全问题由媒体曝光,而不是由政府职能部门来晒,这是相当尴尬的一件事情。因为媒体的力量有限,他们只能曝光“部分问题”。这就很容易让公众产生焦虑心理,因为我们根本没办法知道问题有多严重。
  当然,我们不能说职能部门就没做执法监管工作。媒体经常会传来捷报,又有多少家问题餐馆与生产厂家被执法部门查处,我们的卫生、食监等部门也会定期曝光一些黑心企业名单。但问题在于,作为纳税人的我们,大家还想知道那些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 因此,中宜教育的专家认为我们所需要寄望的,一是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和透明度,另一个则是希望新闻从业者们,更多地“辛苦”下“基层”,挖掘更多“大众未知”的信息。目前,新闻工作者们的“勤奋”和“勇气”,值得我们称赞。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申论热点: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